瑞士及西班牙之旅 A Passage to Switzerland and Spain

夏祖焯校友1959年畢業任教成功大學及清華大學,為我國唯一工程博士出任文學教授之職。1994年「國家文藝獎」得主,2006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頒發「科技與人文獎」。他是「建中生這樣想」一書及小說「白門再見」作者。文學著作共七冊。

     瑞士是日耳曼民族,西班牙是拉丁民族,兩者沒有關係,也不鄰界,把這近一個月的旅程湊在一起,是因為小女澤妤住在瑞士,先去她湖畔半山居處數日,然後兒子澤龍加入,全家去西班牙,再回瑞士玩一週。九月及十月是歐洲的秋天,少許楓紅。以前在密西根唸書,每年看到滿天的紅葉及黃葉舞秋風。

     澤妤在康乃爾大學醫學院得到免疫學博士,女婿是小留學生,Wharton School 出身,在石化工程界,內人明祺退休前也是石化工程界。兒子澤龍是Microsoft (微軟公司) 在Seattle 總部的Artist,不是電機或電腦工作。也好,微軟公司的藝術工作者極少,裁員裁不到。
(圖片說明;瑞士湖畔女兒家客廳寬敞明亮)
西班牙

●西班牙當然是天主教國家,也曾被北非來的回教徒(應稱伊斯蘭教徒)統治近800年(8世紀至15世紀末),所以許多古建築有伊斯蘭教特色,如拱門,雕花。弗朗明哥舞Flamenco的配唱就很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風味。我們在Cordoba 參觀一座天主教大教堂Mezquita de Cordoba,原是世界第二大清真寺改建,所以有伊斯蘭教及天主教同處一屋頂下奇蹟。

(圖片說明:天主教堂Mezquita de Cordoba原為清真寺改建)

弗朗明哥舞與吉卜賽人有密切關係,演出中,我們常常看見歌手緊皺眉頭,面部表情憂鬱、憤懣、歌聲嘶啞,這是其他演出中很少見到的。弗朗明哥舞藝術反映了吉卜賽人貧窮、悲慘的命運和處境,通過詩歌、音樂和舞蹈表現。 15世紀西班牙被天主教統一後,君王及天主教會強迫猶太人、阿拉伯人改宗。

    世界上演出場數最多的歌劇是比才Bizet的「卡門」Carmen。此劇就是敘述吉普賽女郎卡門的故事。歌劇是義大利及德國的天下,但比才是法國人,「卡門」又是西班牙背景。我們有一熟朋友台南人,長得美,舞也跳得好,但先生在台經商移情別戀,她曾來「弗朗明哥舞之都」Seville 學舞一個月以求舒解,回去後還是抑鬱而死。我們在Seville停一天,不免想到她,自古紅顏多命薄。

    在藝術上,許多西班牙畫家如畢加索、達利、米羅、葛雷柯、委拉斯蓋茲、哥雅等都是世界聞名。此外,許多人喜愛的影片「齊瓦哥醫生」Dr.Zhivago,因內容反共,當時不能在蘇俄取景,大多是在西班牙拍攝。文學上,西方第一本現代小說「唐吉訶德」 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Cervantes在400年前所創作。而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小說「源氏物語」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在11世紀初所著。

   西班牙在16世紀曾是世界上第一個世界級強國(World Power),有150年是歐洲第一強,有近300年是跨地球最大帝國。但無敵艦隊Spanish Armada 被英國擊敗,18世紀拿破崙打進來,國勢漸弱下去,二次大戰前的內戰又大量消耗。海明威的「戰地鐘聲」(電影由Gary Cooper 及Ingrid Bergman 主演)就是以西班牙內戰為背景。如今,西班牙在西歐諸國中,軍事及經濟都較弱,算是二流國家。但是我們不要忘記,義大利人哥倫布1492發現新大陸(聖薩爾瓦多島,在今巴哈馬群島中),是西班牙皇室出面贊助。當時哥倫布本意圖航行到亞洲的東印度群島,所以見到美洲土著(不少還過著新石器時代生活)稱之為印地安人;他好像還認為這些島嶼(包括古巴)是日本群島一部份。30年後,麥哲倫(葡萄牙人)船隊環世界一周(1522年),也是西班牙皇室全面贊助。這兩次遠洋航行的目的是拓展貿易及傳播天主教。那時不知地球是圓的,這些人真有膽量,因為一直向前航,可能墜落瀑布…。約30年前,曾有一英人Gavin Menzies出書 ‘1421: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America’,考據是中國人最先發現美洲新大陸。目前整個中南美除巴西講葡萄牙話外,全講西班牙語,北美的墨西哥也講西班牙語。雖然這600多年歐洲人與印地安人混血,但也曾大肆屠殺印地安人數百年。而歐洲殖民非洲數百年,卻不與當地黑種人混血。

    西班牙最後二天在東海岸的巴塞隆納城Barcelona。這裡在鬧加泰隆尼亞Catalonia獨立運動,我們也混在遊行及示威隊伍中照相。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共有四個省,人口約750萬,是西班牙4千6百萬人口的1/6,語言85% 與西班牙語相同。但此處因地利,經濟及工業生產均高於西班牙,他們認為西班牙要靠它們的稅收不少,所以希望獨立。問題是世界各國均不支持,現在西國政府要把自治權收回去。拿破崙出生的科西嘉島希望由法國獨立出去,蘇格蘭今年公投要由英國獨立出去……。基本上,由強盛大國獨立出去不太可能。因為外國勢力不願犧牲自己的子弟,為小地區的獨立和這種強盛大國作戰。「實力就是王道」,國際道義是虛幻的名詞。我們曾鋪紅地毯歡迎美國盟友多年,約40年前以提倡人權著名的卡特總統執政 (還因倡導人權得過諾貝爾和平獎)。任內他承認中國大陸,卻只在6小時前通知我們,身患糖尿病的蔣經國總統半夜在床上被叫醒通告。但我們能說什麼?

(圖片說明:Sagrada Familia 天主教堂是由高第設計)

   巴塞隆納以高第Gaudi設計的 聖家堂大教堂Sagrada Familia 出名。台中市有家餐廳據高第的設計裝潢,名字我忘了,逢甲中文系張教授曾請我在此進餐。
   巴塞隆納曾以鬥牛出名,現在已經立法禁止(其它地區仍有)。鬥牛是我最喜歡的觀賞,因為血腥及野蠻,全球僅西班牙、墨西哥及南美二國有此演出。鬥牛多在無雨季節的週日下午,所以海明威有一書「午後之死」Death in the Afternoon 專門敘述鬥牛。一般每次鬥牛由三位鬥牛士輪流殺六頭牛,鬥牛士或牛有一個一定要死亡,所以每一場都是一個悲劇。鬥牛士遵循著古典的技巧,表現出他的勇敢、藝術、尊嚴及榮譽。鬥牛是一種節操,也是一種宗教。 記得海明威曾說過:「一個作家要有寫完這本書,就走到人生盡頭的氣度。」因為沒有明天,所以今天就是一個悲劇。
   下面我來談談瑞士。這是我第四次來瑞士,西班牙似乎也是第四次。年青時租車在歐陸玩,現在常加入Gate One旅行團,價錢合理,團員全是美國人,溝通容易,習慣相同。去年去南非及前年去肯亞、印度均是此旅行社。但今年四月去伊朗必需用中華民國護照及台灣旅行社,美國護照難以獲准簽證。大陸銀聯卡在歐洲多可用,因為到處都是大陸旅客,許多店(尤其貴的店)都有中文標示。此行一個月只遇到一個台灣團,用台語交談,倍感親切。此行在兩國未入任何中國餐館。四月去伊朗根本沒有中餐館,伊朗與中國在軍事及工程上關係極為密切,卻不喜歡中餐。

瑞士

   瑞士麥當勞18 美金,是美國的二倍,台灣的四倍(成大附近約$120台幣)。隨便小店簡單吃個晚餐不喝酒大約50美金一人。我們曾去一韓國餐館,還不錯。隔壁一桌五人不茍言笑,四處張望打量,應是北韓派來出差的,很有危機感。  金正恩當年就是在瑞士唸的小學。

    瑞士是世界第二高國民所得國家,大約是台灣的3.6倍。它是內陸國,面積略大於台灣1/10,但人口只有台灣的1/3。說德語的日耳曼人國家有德國、奧地利(希特勒出生為奧地利人)、瑞士等三國,另外盧森堡及列支敦士登二迷你小國也說德語。瑞士到1959年婦女才有投票權,2002年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。希特勒本有併吞瑞士的計劃,一直未執行,因為瑞士在二戰時是同盟國及軸心國的協調及溝通所在,也是雙方間諜戰的重點。有人說:納粹當年輸出金錢到其它地區(如逃亡南美),也是經過中立國瑞士。如今瑞士是美國的勢力範圍。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在美國、中國、蘇聯三大勢力範圍之內。

(圖片說明:瑞士就是世界公園)

   瑞士以手錶及製藥出名,以風景美麗世界第一出名;也是世界各大公司及富人的避稅天堂。此外,似乎想不起瑞士有什麼名人,愛因斯坦曾在瑞士工作,但他是德國的猶太人。對了,可能心理學家榮格 Carl Jung 及現今網球選手Roger Federer 是我能想到的瑞士名人。 瑞士給我的唯一連想是早年中廣報新聞使用羅希尼Rossini的「威廉‧泰爾序曲」William Tell Overture 做前奏。威廉‧泰爾是瑞士弓箭手,德國大作家席勒Schiller 把他的故事寫成戲劇。席勒是哥德的好友,也是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最後一樂章「歡樂頌」Ode to Joy 歌詞作者。

   此外,我會想到德國非理性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曾在瑞士靠德國邊境的巴塞爾Basel 大學任教。尼采是我最仰慕的思想家,我的英文名就是由他名Friedrich 而來。他的權力意志、超人、貴族主義、反基督教等觀念深刻的影響當代西方思想體系,但對保守的東方影響甚微。